我院科研硕果——西南前个“宝宝” 引发媒体持续关注!
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与四川省库共同攻关,国内“脐带间充质治疗卵巢早衰”科研项目,历时一年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治疗后诞下健康宝宝,再次成为媒体热点。
继四川卫视、成都电视台、四川广播电视台、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新浪网、今日头条、凤凰网等国内2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后,今天本地媒体《天府早报》再次撰文报道。
下文转自《天府早报》1月31日报道——
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联袂省库攻克卵巢早衰科研难题
激活早衰卵巢,西南“宝宝”诞生
近日,国内多家媒体聚焦西南地区通过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成功治疗卵巢早衰而诞生的“宝宝”。消息迅速传播,令卵巢早衰患者欢呼雀跃。
据该科研项目临床负责人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业务院长王一珏介绍,项目共向社会招募了18位患者参与临床治疗研究,34岁的杨女士成为怀孕并成功诞下一名男婴的幸运求子者。目前,该名男婴已经半岁,非常健康,令希望生育二孩的高龄女性特别是卵巢早衰患者看到生育希望。
卵巢早衰
导致女性生育力丧失
临床上,卵巢早衰已经成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会引起低雌性激素水平和生育力丧失。目前,卵巢早衰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王院长称,40岁以前的育龄女性,连续4个月闭经,卵泡生成激素升高,雌性激素水平下降,B超检查发现卵巢体积小、卵巢数量减少,并不能生成优势卵泡,特别是出现了早期更年期的表现,就一定要检查,是否患有卵巢早衰。目前,卵巢早衰的发病率在适龄育龄女性中高达1%~1.5%,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此,以生殖研究及临床治疗为己任的省生殖专科医院决定开展科研攻关,帮助卵巢早衰女性实现生育愿望。
立项
联袂攻克卵巢早衰科研难题
据了解,国内“MSC(脐带间充质)治疗卵巢早衰”科研项目,2015年经四川省卫计委审批立项,由四川省库与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共同攻关。原川大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库专家组组长汪成孝教授科研课题组,省生殖专科医院业务院长王一珏牵头负责临床研究,省生殖专科医院妇科欧良英主任全程参与临床治疗并担任主研。课题组共向社会招募了18位符合条件的卵巢早衰患者,接受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治疗卵巢早衰。
成果
西南“宝宝”诞生
34岁的杨女士准备生育二孩时,发现自己患上了卵巢早衰,“例假乱,甚至3个月不来。”求医一年多效果不佳,杨女士报名参与了“脐带间充质治疗卵巢早衰”科研项目的临床试验,经筛查符合入选条件。
2016年9月,杨女士开始接受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治疗,两周后,身体出现反应。至第5周,杨女士出现了乏力、呕吐等反应,检查后确定,她已怀孕啦!去年7月,杨女士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男婴。确定怀孕后,课题组就停止了对杨女士进行输注间充质治疗。据悉,杨女士生育的男婴是西南地区通过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成功治疗卵巢早衰而诞生的“宝宝”。
热点
卵巢早衰患者“追星”科研人员
“我是您的患者张某某介绍来的。我四十岁不到,怎么就卵巢早衰了呀?欧医生,您看看我的情况……”近日,国内多家媒体聚焦西南地区“宝宝”诞生的消息后,作为课题主研人员,欧良英主任成了众多卵巢早衰患者追逐的热点专家。
欧主任称,面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与围绝经疾病这类患者,她们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精神紧张,脾气烦躁的情况。而作为医生,惟有耐心。“做医生,就是选择了辛苦,但是我很享受治病救人的成就感。”而此次“宝宝”科研项目的成功,更令欧主任备感欣慰。
后续
课题组将攻克子宫内膜疾病
据汪成孝教授介绍,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脐带间充质具有增殖分化、旁分泌、免疫调节、促进血管生成、降低颗粒细胞凋亡、改善卵巢功能的能力,且具有来源广、获取容易、扩展能力强、免疫原性低、无需细胞HLA配型、归巢到病变部位、无医学伦理争议等优点,成为再生医学、疗法中主要选择细胞来源之一。
18位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除了成功受孕的一例外,40%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身体激素水平、卵巢功能改善的情况。下一步,课题组将进一步研究脐带间充质治疗子宫内膜疾病,为更多患者找到新的治疗途径。
【申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临床诊疗依据和指南。如因文章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致电028-83335888。】